2024年徐汇区小学一年级招生通告          2024年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附属小学招生简章
1704346881774018.jpg

栏目页副本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育科研
相关内容列表
> 在生活中经历,在合作中探索
> 2005学年第二学期科研课题小结
> 英语教学中美丑观熏陶
> 以优带差——小先生制辅导研究
> 合作式辅导研究
> 《秦陵兵马俑》案例分析
>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思考
> 《赶花》学习案例分析
> 《 水族馆 》
> 《孔雀和乌鸦》案例分析
> 体育课中怎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 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快乐的学
> 怎样帮助学生进行审题
> 寻找春天的足迹
> 《亲近古诗文》综合学习活动案例分析
> 《奇异的世界》案例分析
> 《I like…》综合学习案例分析
> 数学课中学生要积极发言小结
> 《At the Clothes Shop》英语教学课案例分析
> 激发“生命欲”,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在生活中经历,在合作中探索
2006-06-28  作者(来源):周秀芳

在生活中经历,在合作中探索

罗秀小学     周秀芳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在生活中经历,在合作中探索,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在回到书本上来。比如说,教学《字母表示数》时,我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也抓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引入过程如下:小朋友们现在几岁?(11岁)猜一猜老师今年几岁?(30岁)请你用一个算式表示你们的年龄与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11+19=30岁)出示表格填写:

时间

你们的年龄(岁)

老师的年龄(岁)

小学毕业

12

12+19=31

出生

1

1+19=20

初中毕业

16

16+19=35

成年

18

18+19=37

 

a

a+19

在生活中提炼,轻松的谈话中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概括地反映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再比如说,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从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小明生病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引入,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很好地体验“生活数学”,让学生很好的感悟了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提供学生身边的现实的情景作为统计的对象展开探究,让学生产生统计的需要,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 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今年是我们航天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大家知道吗?(费俊龙和聂海胜驾驶神舟六号成功遨游太空)是啊!让我们为祖国的腾飞和航天英雄的壮举热烈鼓掌。(学生鼓掌)其实鼓掌是两手的运动,请大家从运动的时间、地点、方向和结果四个方面来考虑它,(板书)由此自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两个物体运动的相遇应用题。就这样从学生最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课题,同时自然揭示了相遇应用题的四个要素,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学效果很好。又如:在《折线统计图》一课中,我布置了课前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日常生活,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使德育与生活中的数学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在数学拓展教学中,我设计了《利率》一课,让学生存压岁钱,从而了解银行利率的知识,同时教育学生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又比如在〈折线统计图〉一课中,我设计了拓展练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数据统计,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对自己的统计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内容参照:(1  两个星期的气温变化情况,(2)上海市城区的大气污染变化情况,(3    近几年来上海高等教育的学生入学情况   4    近几年来上海的人均绿地面积变化情况(5  近几年来上海的住房变化情况,结果学生的作业完成得很好,有的统计自己两周的默写成绩;有的统计近几年全校近视眼发病率等等。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认为必须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探索统计方法。“观念”的建立需要人们亲身的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布置了课前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日常生活,开展的主题统计活动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探索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统计,突出孩子们的个性,在交流中优化,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对事情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样把学习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小组合作制图初步掌握制图步骤和方法以及作图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一部分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教给同学们学习的方法。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学会深层次的理解统计图的作用,学会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总之,数学教学体现生活化的方法很多,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研究,去探索。真正去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66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