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学生进行审题(科研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正确判断、推理出准确结论。
正确思维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在教学中,倘若能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就能使一些表似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晰有序。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从表面的“同”中悟出实质的“异”来,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会了辩证思维的方法——比较法。
根据“创设情景引疑,积极感知尝试,诱导形成认识”的原则,在教学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地探索知识,在探索中不断充实完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应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思维度,让学生积极思索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丰富想象力。比如在较复杂的应用题的练习中,有一题“一堆煤实际每天只烧24吨,比计划每天节约6吨,这堆煤计划可以烧96天,实际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误列为:(24-6)X=24×96,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纠。你是根据什么列等式的?式中(24-6)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6吨?那么(24-6)表示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吗?要求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应该怎样列式?(24+6)与谁相乘才是正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思索,将本来要教师讲解分析的难点,变为学生自己探索的内容,在探索中学会思考方法,培养自我纠偏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多。”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或设计相应的选择、判断题,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促进认知结构的组合,推动思维层次的深入,为他们形成良好思维打下基础。
王磊群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