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汇区小学一年级招生通告          2024年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附属小学招生简章
1704346881774018.jpg

栏目页副本
首页 > 校园动态 > 教育科研
相关内容列表
>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研究
> 知诗意•解诗句•悟诗情•入诗境
> 巧学汉字
> 小组合作式学习
> 让探究活动服务于课堂学习
> 参与班级环境布置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
> 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 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教师提问是关键
> 课堂中专心听讲的研究
> 3B课题中期小结
> 教育个案
> 个巴掌
> 学生个案分析
> 个 案
> 学生教育个案
> 橡皮的风波
> 扬长避短
> 培养小干部
> 鼓励的力量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研究
2006-06-28  作者(来源):王卓斐

课题中期阶段性报告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研究

徐汇区罗秀小学     王卓斐

我校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地区,毗邻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占地面积约十亩,在校学生500多名。随着徐汇长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本地区。自2004年起,我校开始正式接收外来民工子弟来校学习,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条件较差的学生开始进入学校,对学校的办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实践中的现状。

1、学生的实际:

现在的小学生95%以上为独生子女,他们在优越的条件下,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下长大,不懂得体谅他人,心中只有自己,利己、自私的思想非常严重,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学生随地乱扔垃圾、不尊重清洁工、保安,侮辱外地学生、顶撞父母等不尊重他人的现象非常普遍,总不能得到解决。

2、家长的渴望:

课题初步确定后,经向二(2)班家长了解学生“尊重他人”习惯方面的问题。调查显示,现在的小学生在尊重父母、尊重社区服务人员等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待人没有礼貌,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与家长说话不耐心,经常顶嘴、耍脾气;不体谅父母的辛苦,花钱大手大脚,不能主动干家务;心中只有自己,好吃的自己吃,爱看的电视自己看,不顾及别人;不珍惜别人的劳动,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非常严重……家长对于学校加强对学生尊重他人的教育都非常支持,并提出了大量的合理化的建议。

3、地区发展的需要:

我校所属居民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但本地区的居民素质较低,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弟家庭教育条件较差,有的人从楼上扔西瓜皮、投酒瓶、倒垃圾等,严重影响了社区的形象,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学校希望能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的教育,并以学生的言行影响家长,促进地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1、课题选择的基本理念:以解决学校问题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课题实践的基本理念:“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自然教育”。即: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上,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需获得所需要的。

3、他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交往的环境,本课题研究中的他人主要指校内的教职工和同学、家中的父母长辈、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社区服务人员。

4、尊重他人: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形成人与人互相尊重的观念为核心,以对父母、长辈、教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等的正确认识为基础,以养成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友爱同学、积极帮助弱势群体等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和落脚点。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在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初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下阶段课题开展计划

下阶段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是形成认识阶段和行为训练阶段。

(一) 形成认识阶段

依据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重点抓两项工作:一是抓良好班级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因为学生习惯的养成是各层次、各空间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整个社会文明、良好家风、校风、班风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风、校风、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等这些隐性的因素都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只有在被尊重中才能学会尊重。另外,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也决定了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家长教育行为的改变。二是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和心理原理,有意识地创设有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积累经验,从内心深处去感受,从而形成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工作如下:

1、系列体验活动

如:“尊重父母”的系列体验教育活动:

A“翻照片、忆成长,感受父母爱”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付出的心血、父母的爱。

B“今日我当家”活动,使学生在一天的“卖菜、做饭、理财、做家务”等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了父母当家的辛苦,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语、行为,心智得到改善。

C“掌握一样家庭本领”活动,学生选择一项“家庭小岗位”,在岗位练兵中,把尊重父母的思想落实到行为中,不断提高实践本领。

2、专题讨论活动

如:有关“尊重教师”的专题讨论——为什么要尊重教师?怎样尊重教师?在日常的行为表现中哪些是尊重教师的?哪些是不尊重教师的表现?结合实际讨论制定本班尊重教师的行为准则(评价标准)等。

3、搜集信息活动

如:搜集名人尊重教师、尊重父母的活动等。

4、主题班队活动

安排一节主题班队会活动时间,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

在第一阶段的形成认识中,通过实施以活动为主、以讨论为辅的教育,使学生对尊重他人的认识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认识,而是形成了触及心灵内心深处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二)行为训练阶段。

1、明确尊重他人的正确行为标准

在形成了尊重他人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针对班级中的主要问题明确尊重他人应该怎么做。并在此基础上,对同学们制定的尊重标准进行整合,分“尊重父母我做到”、“尊重老师我做到”、“尊重同学我做到”等几个板块把各项评价标准细化并张贴在班级的醒目位置上,使学生能够经常对照标准检查自己。

2、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方式

学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但如何尊重他人呢?则需要我们对其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行具体的指导。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3、及时检查、评价落实的基本情况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长时间的培养。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外在的强化训练与检查相当重要。老师和班干部要依据尊重他人的评价标准每天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反馈。对发现的好人好事大力宣传,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保证了课题实施的实效性。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