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汇区小学一年级招生通告          2024年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附属小学招生简章
1704346881774018.jpg

栏目页副本
首页 > 创建动态 > 基本指标 > 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核心作用显著 > 组织建设 > 党组织建设
相关内容列表
> 体职院附小2010学年第一学期党章学习小组计划
> 学习体会---沈浩同志的事迹感受
> 体职院附小2010学年第一学期党支部工作计划
> 体职院附小党支部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计划(2010年9月-2011年2月)
> 党建特色---全员参与抓党建,全体覆盖聚合力
> 罗秀小学党支部2009学年第一学期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小结
> 罗秀小学党支部09学年第二学期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总结
> 罗秀小学党支部09学年第二学期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总结
> 罗秀小学党支部09学年第二学期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计划(2010.3)
> 罗秀小学党支部09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2010.2)
> 经常性教育活动学习小结
> 党员工作点滴(民主生活会)(2010.1)
> 党员小结---爱岗敬业(2009.12)
> 党员小结---职初期的党员教师身份(2009.12)
> 党员小结---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2009.12)
> 党员小结---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2009.12)
> 党员小结---做一名让学生爱戴,让家长放心的好老师(2009.12)
> 党员小结---在学校最需要的时候,党员应该挺身而出(2009.12)
> 党员小结---恪尽职守,践行三高(2009.12)
> 党员小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2009.12)

党课--江泽民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0-11-30  作者(来源):[暂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罗秀小学党支部   冯育捷、沈逸、陆冬华

 

江泽民同志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文中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

一、增加教育的投入,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投资教育也许不像盖摩天大楼那样见

效明显迅速,但它的收益更加持久。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20031023发表了记者戴维·韦塞尔发自上海的报道,标题是《中国对教育投入太少,可能忽视了人才培养》。报道指出: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对教育的投入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1998年—1999年,中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对有形资产的投入大约是它的15倍。土尔其对教育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印度为3.2%,菲律宾为4.2%,而美国是5%。报道认为这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尽管20世纪技术的发展令人赞叹不已,但美国繁荣的秘密在于教育。中国最近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人瞩目,但只有把资源从公共工程和摩天大楼向学校转移,这种成功才能保持下去。目前,中央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加大。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就联合成立“(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课题组”,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实现4%的目标。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2007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教育投入还将逐渐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畸形状态。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是自然就可以协调的,如果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繁荣有赖于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特别是贫穷人口的技术培训及其子女的教育,只有缩小孩子们受教育的差距,才能缩小孩子们今后收入上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就不仅仅是个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传授问题,也有今后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意义。要用国家的力量,以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建立一种长久的机制,把受教育的权利还给所有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的竞争,都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和学习。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可以做的是: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歧视学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多给学生以良好的期待和鼓励,多给学生发展自我的机会,要让学生以坦诚、积极、开放、自信、乐观而又坚毅的人格,坦然地面向未来。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

加快从应试教育向以人为本的创新能力教育方向转变。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以书为本的学历教育,要向以人为本的创新能力教育方向转变。只有加快这种转变,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基础教育,要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研究机构对100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年龄、家庭出身、中小学学业成绩等多种因素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一一分析下来发现:创新能力与家庭出身、经济条件、中小学学业成绩等因素都有关系,但都不是决定性的。60%的获奖者认为,决定性因素是“兴趣和好奇心”;20%的人认为,决定性因素是“问题意识”,主要指分析能力强、大胆怀疑现有结论是否正确、选择正确的课题或问题进行研究等;另有20%的人认为,毅力是决定因素。既然创新精神是好奇心、问题意识和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那怎样把这一结果贯彻到对学生的培养中去呢?一句话,就是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我国人才培养一贯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优,语数外理化五项全能。这样一来基础知识扎实了,但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该研究报告建议: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学生弹性,有弹性才有自由;给学生选择,有选择才有特长;给学生兴趣,有兴趣才有创新。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思考、探究的主人。

 

三、社会变革下的教育变革。

正是由于认识到以往教育的僵化,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上海市教委从1997年就开始二期课改的筹备工作,直到2004年开始全面推广实施。相比一期课改,二期课改提出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理念,把创新教育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从课程设置来说,二期课改加入了研究型课程、探究性课程,改变了以往接受式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

闵行区实验学校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探究课程。如科学奥秘探索类:《有趣的蚯蚓》、《探秘蚂蚁王国》、《走进蜗牛王国——蜗牛世界小探秘》、《小仓鼠的饲养观察》、《恐龙乌龟类的生存对比研究》、《宇宙的奥秘》、《初探黄豆的生长过程——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社会考察、实践活动类:《让我们的校门口更美丽——校园小摊贩的生存现状之调查研究》、《少年绿色环保行》、《闵行区交通安全现状调查与思考》……学生热点探究类:《闻香知茶味——茶叶世界小探秘》、《走近校服》、《生活与环保——生活垃圾》、《绿色食品蔬菜的探究》、《话说佐料》。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情报资料,开展调查访问,尝试操作实验,撰写小论文或体验文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自信、有恒,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徐汇区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在各校已有的学生特色活动基础上,初步形成“梅兰竹菊”传统文化、“琴棋书画”艺术教育、“跑跳踢打”健身竞技、“织绣编结”民间技艺等特色项目系列,建设科艺体活动的“一校一品”,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艺术修养。

从课堂教学来说,二期课改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如在语文教学时,当老师说到“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树枝,吹蓝了天空”,就有学生提出质疑,“冬青一年四季都是绿的,所以不能说是绿的。”老师就立刻表扬:“你观察得十分仔细,不过这只是树木中的特殊情况。”创新教育的课堂不仅在课内,更在课外。在创新教育的内容中包含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与创新人格的培养等四个方面。其中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就属于与德育产生交叉的内容。卢湾一小每个周五下午都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有外出参观体验,有参与科技活动,有环保主题活动,也有校内兴趣活动。他们所参加的科技活动项目非常适应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式,大部分的科技项目活动,其内容和外延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如机器人、摄影、业余无线电、生物环保等。

 

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教育,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奋斗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巨大的人才优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中国教育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