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建立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划定防火责任区,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二、学校将下列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理。
1、多功能厅、会议室、食堂等公众聚集场所;
2、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档案室;
3、自然实验室、网络管理中心、计算机房;
4、配电间、门卫室(安保监控中心);
5、以及其它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
三、学校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明火作业应当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并办理动火证,动火证应当注明动火地点、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动用明火应当落实消防措施。
四、教工下班后,应当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学校拉接临时电源线须经单位总务处审核批准。
五、学校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识,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位置应在腰部以下。定期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维护保养、更换,保持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严禁下列行为:
1、占用疏散通道;
2、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3、在教学、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
六、学校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装备、器材,并组织教职工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八、学校根据建筑场所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扑救难易等因素,足量配置相应类别的灭火器材。
九、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前,主办方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并向公安、消防等监督部门申报,经上述部门检查批准后,方可举办。
十、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安排消防教育内容和课时,并结合“安全月活动”、“119消防活动日”和季节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紧急疏散演练等。
十一、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等人员,按规定定期接受消防安全岗位培训。
十二、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结合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和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
十三、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根据不同季节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日常防火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消防设施等是否完好;
4、消防器材是否在位、完整等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十四、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检查保养记录。
十五、学校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及时予以消除,凡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立即整改;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限期整改;对暂时不能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加强管理,制定应急防范措施,尽快落实整改。
十六、学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工作档案,并把消防等安全工作纳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