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基础知识 |
拓展 |
探究 |
学习能力 |
德育 |
课内外 |
反馈 |
第二单元 原有目标: 1. 结合温度,海拔等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 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0在正负数中的特定含义。 5.会识别正负数。 6.会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海拔高度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7.认识数轴,知道数轴与数射线之间的关系。 8.会画数轴。 |
自然数的认识; 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含义; 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数轴的三要素。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 负数与负数比大小。 |
1.地球不同纬度所处的温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P3) 2.计算盈余与亏损;(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P4) 3.古时如何使用正负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P9) |
家庭每月收支统计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P5) |
1.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画数轴理解正负数。 |
1. 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含义。 2. 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在2000多年前就会使用正负数。 |
|
|
第三单元 原有目标: 1.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2.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3.知道相遇问题的特征,并理解相遇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4.会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并会检验。 5.知道追击问题的特征,并理解追击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6.会根据追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并会检验。 5.知道盈亏问题的特征,并理解盈亏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会抓住题目中不变量,以不变量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并会检验。 6.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7.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 8.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9.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正确寻找“和倍”、“差倍”、“和差”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
用字母来表示数。 熟练掌握用公式变形或方程解的二种方法。 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 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未知数。 理解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答。 理解追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答。 理解盈亏问题中的以不变量为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答。 二年级乘除法意义 三年级简单应用题 |
五年级(下)数学导学与测试 相遇问题、 追击问题、 盈亏问题、 和倍问题、 和差问题的提高练习 四年级一倍数应用题 等式的概念,等量关系各种分析方法。 |
让学生学会如何读题,如何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学会用逐句分析法,读懂题意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画线段图帮助思考解题(特别是行程问题) |
通过习题渗透迎世博、做文明小市民的思想; 应用题中穿插体育锻炼和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
|
|
第五单元 原有目标: 一、行 程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提高用方程、算术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表面积的变化 1、通过活动,使学生探索并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2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合理归纳、分析的能力,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3、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提高合作意识。 三、体积与重量 1、初步体会到体积与重量 关系。 2、知道单位体积的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可能情况的个数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探究事物的规律。 2、通过游戏,借助树状图或表格等辅助工具,有条理地分析,无遗漏、无重复地枚举出简单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对排列和组合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提高用方程、算术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探索并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3、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4、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探究事物的规律。 |
苏教版第十册行程问题 |
生活中的行程问题,并解决问题。 能自己动手出一些和生活有关的行程问题。 |
1、,培养学生合理归纳、分析的能力,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提高合作意识。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合作意识。 热爱生活 |
设计可能性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