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追寻“师爱之路”:体职院附小学习《师爱之路》
2012-12-25 作者(来源):体职院附小 徐彦茹
|
体职院附小工会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研究徐汇区首届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通过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学校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工会根据教育党工委的要求,在9月制定了校的学习计划,并下发了《师爱之路》一书。在10月12日全教会上,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学习动员,并集中学习了书中的精华部分。在10月13日至31日之间,要求全体教职工进行自我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并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追寻“师爱之路”,做一个学生、家长欢迎的称职的教师。在11月,每个工会小组以各种形式进行小组学习、讨论和交流,每位教师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如何在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让“师爱”发光发亮。通过一个月的小组学习和交流,到12月3日,每个工会小组结合每位教师的体会,上交一篇300字的小组学习体会,在全教会上进行集体的交流。 通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学习和交流,全体教职工不仅走近了、感受到了这些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感人之处,而更多的是这些育人楷模师爱的精髓,真真正正地“走进”了教师们的心中! 陈国庆(校长、党支部书记):教书于理 育人于情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学习《师爱之路——徐汇区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剪影》一书。作为校长理应带头阅读、深读并深悟。在这些天的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其实楷模就在身边”。但凡书中介绍的老师们所呈现出来的无一不是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以及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无限的爱心和诚心。 四位教书育人楷模和六位提名获得者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师高为范”的崇高师德,充分体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我认为她们不愧为徐汇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更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读着十位优秀老师的感人事例,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遇到这样的老师难道不是学生们的幸福吗?如果能成为这样的老师不也是更多年轻教师的向往和追求吗?就像西南位育的黄徐娟老师所说:“一辈子做老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成为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我毕生的追求与幸福”。我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能只是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份事业,就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潜心研究教学,关爱每一位孩子,在忙忙碌碌中为学生创造幸福,同时也让自己也收获幸福。幸福的教、幸福的学、幸福的生活,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是呀,作为一校之长,多么期望能够在自己的学校教育团队中有这样的集“爱心、耐心、慧心”于一体的三星教师。因为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们都知道,“师爱”是促进教育优化和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有了“师爱”,才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做到细心观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指引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正确前行。 更让我为之感动的还有教院小学部教研主任施嘉平老师的事迹,感触颇多:36年前,走上了教研员岗位,到今天也没有离开;36年来,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几乎每天都坚持着“跑下去”,一学期至少听课100节,因材施教地培养每一位教师;36年中,坚持做平凡的事,把平凡的事做好,作为小学英语们“老师的老师”,施老师不断探索的是英语课堂“教学之道”,培养的是英语学科“育人之人”。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认为一个伟大的老师的成就是靠他的才华,他们错了,是人格”。而你们,正是以人格的魅力,感动了所有教育者与学习者吗,是我们徐汇教师的楷模。 冯育捷(人事干部):最伟大和最高洁的爱 人们经常这样赞扬我们:“老师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样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这诗一般的语言使我们感到作为一名老师既自豪又艰巨。《师爱之路》这本书中记录的那些老师,他们把学生的苦恼装在自己的心中,用爱的清泉去滋润学生受伤的心灵,从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了这种师爱,他们是教师中的楷模。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到:老师的一句表扬话,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教育力量,无疑,孩子们需要老师的爱,需要老师的信任与鼓励。当你给了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关爱,那么,孩子回报你的是深深的感激和更高的信任。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浓浓的深情,才会不怕麻烦地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探索,去创造,才会写出最美好的教育诗篇,才会真正不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周秀芳(数学教研组长):学习师德楷模 教书育人 近期,记载着徐汇区十位普通教师默默耕耘事迹的《师爱之路》来到了体职院附小数学组老师们的手里。拿到《师爱之路》一书,大家觉得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浓浓的师爱之情,不禁被书中十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所展现的无私爱心所深深打动。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书率先要育人,今天学习楷模,我觉得首要学习的就应该是他们的这种“爱”——对学生的爱,对岗位和事业的爱……因为爱是我们作为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它需要我们对教育事业有执着的信念,坚定的追求。我们要坚信,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 它需要我们对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教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努力实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 它需要我们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己。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 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让我们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 我想,当我们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们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们将体会到付出后的欢乐,这是作为教师我们所特有的快乐、幸福。 林栋(综合组教研组长):让我们的爱洒遍每个角落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都应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瞿晓灵(体操班班主任):坚定信念 踏实走好每一步 认真研读了《师爱之路》这一书,学习了一个个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他们的努力、勤奋、认真、负责,以及对学生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我。尤其是施老师的先进事迹,尤为让我感到钦佩。 从书中,我得知施老师生长于书香世家,父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母亲是儿科医学权威,或许她有更好的职业选择,可是在70年代中期,她毅然踏入了教师这一被大家所看不起的职业,并在自己的平凡工作中坚定着自己的信念,这一干就是三十六年。在这三十六年里,她用自己的信念、责任与情感,孜孜不倦地耕耘着。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努力与勤奋。文革结束之后,她从最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探索英语课堂“教学之道”,并培养英语学科“育人之人”。她不仅精于业,还淡于名,甘为人梯。她在成就面前不减进取之意,在荣誉面前不改平和之心,时时保持着谦逊和清醒。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施老师身上的那股豁达乐观,每次教研活动,施老师永远都是笑容满面,让人如沐春风,一下子拉进了我们新老师与她之间的距离。而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又深深的被她的学识所打动。 而施老师的“做平平凡凡的事,把平平凡凡的事做好”,让我知道了,无论多小的事情,只要坚定信念,认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我们同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出一片天空。 陆冬华(年级组长):师爱,永恒的主题 师爱,爱学生永远是我们教育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其实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责任心,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种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站在教育的这块土地上,我感受到了10位教师不同的风范、人格魅力以及他们身体力行的师爱之道。当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时,可想而知,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10位教书育人楷模和提名获得者,都是普通教师,他们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以他们朴实无华的教师之爱、持之以恒的责任心,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他们对学生的爱是永恒的,我将以这些老师为榜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沈逸(高年级班主任):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曹婷(低年级班主任):教育从心出发 翻阅了《师爱之路》后,李之音老师的事例仍让我印象深刻,来回咀嚼,久久不能忘怀。也许是因为同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很多方面感同身受,也许是因为她的教育理念,我是相当赞同,也许是因为一些坚持,打动了同是教育工作者的我。 李之音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并且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刻警醒自己。也许在教学上的循序渐进是靠老师个人的钻研和实践能够不断进步的,但在培养一个“人”的能力上,并不是靠钻研所能达成,而是靠“心”,一份爱心,一份关心,再加上恒心。从李之音老师一些很小的事例中,比如维护孩子的自尊,把孩子爸妈硬塞的补课费帮孩子存到银行,又比如为得肾炎的孩子亲自做180颗幸运星送给他。点滴的小事虽然写在文章中略显琐碎,但也就是这些小事实实在在地打动了我。试问我自己能不能做到这地步呢?很多事情我都是靠语言和学生交流完成,但没有像李之音老师那样如此“勤快”,更进一步地为学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而这些事不但要从学生的角度多动脑筋,还要费自己的时间,但往往比一句句自认为关心的话语更能打动人。 教育、关心孩子,不能只从嘴出发,而是要从心出发,只有从心出发了,你才会想尽各种办法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做一些以学生为本的事情,这就是我从李之音老师身上感触最深的一点。 陈钰涵(党员):师爱胜于父母 我在《师爱之路》后,感到书上的每一位教师都值得我学习。而其中一位叫做李之音的中学语文教师,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李之音是上海市第四中学的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年,很好的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这八个字。在取得众多成绩的同时,李老师更是以她“敬业爱生”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着周围的人。 从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要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他们。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既要教会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当学生遇到困难,要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犯错,要分析事由让学生知道错处在哪里。教师虽不是父母,但在成长的道路上,师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 杨玉霞(新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一口气读完了《师爱之路》这本徐汇区首届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的书籍后,我深深地被书中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所吸引,更被他们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所折服。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得到教师关爱的孩子,感受到周围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因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其中之一,也体现了师德的灵魂,因此作为教师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是师爱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爱学生,不仅仅要从生活上帮助学生,更多的是了解学生,乃至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苦痛,排解他们的忧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使学生切实地、具体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对老师所要求的会自觉地、积极地做好。 总之,作为教师,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
|
|